3月7日晚,沙特阿拉伯石油重镇遭遇海上突袭,对此,有专家呼吁,中国也要吸取教训!
据央视新闻3月8日报道,当地时间3月7日晚,位于沙特东部的宰赫兰市上空传出巨大爆炸声。宰赫兰市是沙特石油重镇,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多名身处该市不同位置的社交媒体用户均表示听到疑似导弹被拦截的声响。也门胡塞武装几乎与此同时发布声明表示,该武装向沙特首都利雅得、东部和南部的多个地区发射了8枚弹道导弹并放飞14架无人机,用以对沙特境内的石油和军事设施发动袭击。美国驻沙特使领馆7日晚间发布预警,要求所有在沙美国公民提高警惕,并做好发生类似事件的预防措施。
沙特能源部事发后发布声明,证实位于沙特宰赫兰市的拉斯坦努拉港口内一处储油场地当天上午遭遇一架来自海上的无人机袭击,袭击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或设施损失。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8日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称,中方一贯反对针对平民和民用设施的袭击,支持沙特维护自身安全稳定的努力,我们呼吁有关方面避免采取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行动。
有专家指出,本次沙特重要港口遭到海上无人机袭击的事件对于中国在相关沿海重要战略设施以及岛礁的防御方面有着一定警示作用。要应对巡航导弹和无人机蜂群突袭就要完善空中监视系统,实现多波段、多传感器空地一体的网络化探测系统融合。
巡航导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相对较慢,“道尔”这类野战近程防空系统就具有一定反巡航导弹能力。主要难点在于预警。但陆基雷达受限于地球曲率,对这类超低空飞行目标,探测距离有限。战机实施拦截也需要提前得到预警信息。这就需要综合预警机、气球载雷达等空基系统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