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外围股市均已升幅收市,未能提振港股早盘上行,恒指早盘继续表现弱势,截至午间收盘,恒生指数跌0.28%报20118点;国企指数跌0.22%报6842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31%报4336点。
蓝筹股中,海底捞(06862)涨8.61%,石药集团(01093)涨2.37%,美团(03690)涨1.79%;东方海外国际(00316)跌14.11%,中芯国际(00981)跌5.04%,中国石油股份(00857)跌3.98%。
抗疫概念股普涨,开拓药业(09939)涨19.81%,腾盛博药(02137)涨6.49%,东阳光(600673)药(01558)涨2.97%,石药集团(01093)涨2.37%,四环医药(00460)涨0.90%。消息面上,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按照基本医保有关规定,为更好保障诊疗需求,凡被列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药品,可以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8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印发通知将阿兹夫定片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因此参保患者使用该药时医保基金可按规定予以支付。
多只餐饮股走高,海底捞(06862)涨8.61%,翠华控股(01314)涨4.08%,快餐帝国(01843)涨1.41%,呷哺呷哺(00520)涨1.27%,九毛九(09922)涨0.96%。中银证券表示,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我国2019-2021年间绝大部分餐饮品类的连锁化率持续提升。据红餐网8月12日发布的《2022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2021年为3459亿元,预计2022年将超过4000亿元。我国餐饮业连锁化率持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考虑到疫情推动餐饮业数字化转型,同时预制菜成为站上风口,预计品牌连锁将加速发展。该行指,餐饮品牌连锁化率提升空间广阔,预制菜市场望保持增长,餐饮业发展复苏动力体现。
半导体板块涨跌互现,芯智控股(02166)涨3.83%,上海复旦(01385)涨3.62%;宏光半导体(06908)跌2.45%,华虹半导体(01347)跌3.05%,中芯国际(00981)跌5.04%。据央视财经报道,前两年,受疫情影响,芯片行业供应链被打乱,芯片价格出现暴涨,而如今,芯片市场上又出现了降价销售的情景。比如,一款意法半导体芯片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2021年市场报价一度上涨至3500元左右一个,2022年从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一个,降价幅度超过80%。另一型号的芯片,在2021年价格维持在200元左右一个,目前售价仅为每个20元左右,只有最高价的十分之一。今年以来,消费电子类控制芯片的市场价格也持续走低,从百元高位跌至两位数。以手机为例,2022年全球手机销量下滑,导致手机用电子芯片供大于求,各大手机厂商纷纷调低出货量目标,并向上游芯片厂商砍单。
国企官宣自美退市,相关股份普跌,中国石油股份(00857)跌3.9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跌2.95%,中国铝业(02600)跌2.40%,中国人寿(02628)跌2.38%,上海石油化工股份(00338)跌1.57%。消息面上,中国人寿、中国铝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公司5家上市公司同步官宣拟将美国存托股份(ADS)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并撤销该等存托股及其对应H股在证券交易法项下的注册。
海底捞(06862)报17.40港元,涨8.61%。据盈警公告,集团预期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将录得净亏损约2.25亿至2.97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净利润9650万元人民币。公告指,预期亏损主要归因于(i)由于“啄木鸟计划”下部分门店关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2.55亿至3.27亿元人民币;及(ii)中国大陆地区2022年3月至5月新冠疫情反覆,若干餐厅在一段时间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但仍有固定开支及员工成本产生。但公司提到,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缓和,2022年6月以来集团在中国大陆地区及其他地区的餐厅经营表现月度环比已经明显好转。
贝壳(02423)报42.30港元,涨7.09%。消息面上,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景林资产递交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持仓报告(13F)。最新数据显示,景林资产第二季度持仓总市值为22.45亿美元,上一季度总市值为23.3亿美元,环比下降4%。景林资产在第二季度的持仓组合中新增了1只个股,增持了8只个股。在前十大重仓股中,贝壳位列第一,持仓约2034.3万股,持仓市值约3.65亿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16.27%,持仓数量较上季度略微下滑。
中芯国际(00981)报16.22港元,挫5.04%。海通国际发布研究报告,将中芯国际评级下调至“中性”,预测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18.44/15.19/13.47亿美元(变动-9%/-21%/9%),目标价由26.4港元降至21.1港元。另下调公司PB估值(22年PB)至1.2X(前次1.5X),以反映产业进入库存调整的下行周期。产业下行虽对公司盈利表现不利,但公司当前估值(1.0XPB)也处相对底部区间。麦格理则将中芯国际目标价从29.94港元下调3%至28.94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另外,高盛指维持其“中性”评级与20.2港元目标价。
建业地产(00832)报0.57港元,跌5.00%。公司早间公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预期集团将会录得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50亿元-60亿元(人民币,下同),而去年同期则录得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7.29亿元。公告指,这主要归因于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销售同比下滑;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工程进度延缓,年内交付体量下跌,结转收入减少;中国整体宏观市场表现疲弱,商业租赁需求下降,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增值减少;交付物业平均售价下降,毛利率减少;以及期内存货减值增加。
东方海外国际(00316)报227.60港元,跌14.11%。汇证发表研究报告,维持东方海外225元目标价,惟评级由“持有”降至“减持”。另一方面,上周五(12日)波罗的海干货指数(BDI)跌逾5%。因印尼禁止矿商出口煤炭,欧盟对俄罗斯煤炭进口的禁令持续,令巴拿马型船运价连续13个交易日呈现减少,使得波罗的海干散货BDI指数回跌。
中金发表研报称,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后,我们认为两地因结算安排而无法开市的交易日将有望转为开通,以2022年为例,优化后非周末沪深港通南向/北向不开通的天数将从32/28天减少至24/24天,增加的8天/4天分别占南向/北向今年(优化后情形下的)总交易天数的3.4%/1.7%。沪深港通的交易日安排优化有望进一步提升两地的同步性,给跨境投资者提供便利,通过互联互通进行跨境证券投资可能承担的潜在跨市场风险也有望进一步降低。此次优化顺应了两地投资者不断增加的对于跨境投资意愿和更加快速、便利的交易需求,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机制的活跃度和两地市场的吸引力,促进两地市场长期平稳发展。